2024年7月4日,日本“凉月”号驱逐舰悍然闯入中国浙江舟山群岛领海,中国海军两次开炮警告,炮弹在日舰舷侧炸起滔天浪柱! 日方事后辩称“电子海图故障”,却在一年后突然曝光细节,炒作“中方挑衅”。
但真相是:日舰无视多次无线电警告,强闯中国实弹演习禁航区,停留20分钟才撤离。 更蹊跷的是,执行任务的舰长刚上任两个月,连领海边界都“不知道”,最终被火速撤职。 中国为何罕见动用130毫米舰炮? 日本隐瞒一年才爆料,打的什么算盘?
日舰强闯领海全过程
2024年7月4日上午9时许,日本海上自卫队“秋月”级驱逐舰“凉月”号以“监视中国军演”为名,在浙江舟山群岛以东的公海活动。 此时,中国海军正在该海域划定禁航区,进行实弹射击演习,并通过国际海事系统提前发布通告,要求无关船只避让。
10时15分,“凉月”号突然加速转向,直冲中国领海基线。 中国海军一艘“大型俄式战舰”通过无线电连续三次发出警告:“你舰已逼近中国领海,立即转向撤离! ”日舰对此置若罔闻,继续向12海里线内逼近。
10时28分,在“凉月”号距中国领海仅0.2海里时,中国驱逐舰在其航向前方200米处发射第一枚130毫米炮弹。 巨大水柱腾空而起,冲击波导致“凉月”号舰体剧烈摇晃。 然而,日舰仍未转向,反而继续侵入中国领海。
10时31分,“凉月”号越过12海里领海线。 中国驱逐舰随即在日舰右舷50米处发射第二枚炮弹,爆炸浪高超过20米,弹片撞击舰体声清晰可闻。 直到此时,“凉月”号才紧急掉头,但仍在领海内滞留至10时51分,全程时长20分钟。
日方漏洞百出的“技术故障论”
事件发生后,日本防卫省声称事故源于“电子海图未开启领海边界显示功能”,新任舰长高畑康博“未能察觉越界”,属操作失误。 2024年9月,日方以“玩忽职守”为由将舰长撤职。
但这一解释存在三大硬伤:
电子海图不可能“意外关闭”:现代驱逐舰同时搭载GPS、惯性导航、卫星定位三重系统,电子海图默认自动标定领海边界,且逼近时会触发警报。 关闭所有示警功能航行,等同于蒙眼闯雷区。
舰长履历暴露疑点:高畑康博有15年舰艇指挥经验,5月刚调任“凉月”号舰长。 日本共同社披露,他接受调查时竟称“不知道那片海域属于中国领海”,而舟山群岛距日本本土超过500海里,绝非日方常规巡逻区。
轨迹暴露蓄意图谋:航迹记录显示,“凉月”号在警告射击后未立刻撤离,反而继续深入领海。 若真因“海图故障”,理应紧急停船检修,而非冒险前行。
中国海军为何动用“海上铁拳”?
执行驱离任务的中国战舰被确认为东海舰队“现代级”驱逐舰。 该舰配备的AK-130双联装舰炮,是当前亚太海域威力最强的舰炮之一。
这门俄制重炮单管射速达90发/分钟,比日本“凉月”号的127毫米舰炮快3倍。 其专用高爆弹重33.4公斤,装填3.56公斤TNT炸药,单发威力相当于152毫米陆军榴弹炮。 两次警告射击均采用近炸引信空爆模式,确保炮弹在接触海面前引爆,避免直接击中日舰。
选择现代级而非常规的054A护卫舰,凸显中方对事态的预判:该舰装甲厚、火力猛,若日舰升级挑衅,其双联130毫米炮可在1分钟内倾泻180发炮弹,彻底压制日舰火力。
日方突然曝光的真实动机
事件发生后,日本政府未主动披露中方开火细节,仅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“表达遗憾”。 直到2025年8月10日——日本战败投降80周年前5天——日本共同社突然独家曝光“中国两度炮击警告”,引爆国际舆论。
时机选择暴露三重意图:
转移国内矛盾:岸田内阁支持率跌破25%,右翼势力借机炒作“中国威胁”,煽动民族情绪。
服务扩军议程:事件曝光后,日本防卫省立即申请增加40%预算,加速采购巡航导弹。
捆绑美国战略:美日澳正于关岛联合军演,日本借机展示“前线受害”形象,换取美军加强东海部署。
国际法与中方的克制反制
根据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,外国军舰享有无害通过权的前提是“不威胁沿海国安全”。 而中国已提前公告实弹演习,“凉月”号的闯入本身已构成安全威胁,中方警告射击完全合法。
事件次日,中国外交部向日本驻华使馆提出严正交涉,要求日方追责并承诺不再犯。 中方未公布细节,避免事态升级。
作为对等回应,2024年7月底,中国军机进入日本所谓的“防空识别区”,但未侵入其领空,以专业行动宣示底线。
专业的股票配资价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